**要依據心智年齡而非生理年齡


性學專家林燕卿認為,溝通程度視孩子的成熟度而定,「以孩子的心智年齡而不是生理年齡對待。」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發育,但心態仍童稚時,就當還是小孩子,不要以外形的成熟而期望她表現出超齡的成熟行為,這不公平。


同樣的,如果孩子已經上國中了,瘦瘦小小還沒發育,言行舉止卻又乖巧懂事像個小淑女,就要用這個年齡的方式相處,不要繼續當她是小女孩,童言童語溝通。


**多給孩子一些空間


父母經常難以接受孩子這麼快就進入青春叛逆期,認為小學生仍應處於黏溺父母的階段,這種認知差距難免形成親子衝突。


父母應給孩子「有監護之下的自主權,」市療兒童精神科主任林亮吟認為,父母要當個細心的觀察家。當孩子需要人陪時,多陪伴他,當他想找其他同伴或獨處時,在適度的保護下容許他去。


北卡羅萊那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雷勒研究發現,11~13歲或更早熟的孩子的確需要多一些獨立的空間、適當的自由,「但自由不能過多,反而滋生不安全感。」比如一起逛百貨公司時,可以答應孩子在CD店待久一點,但約好時間地點會合,與孩子保持彈性的距離。


**認識孩子的大、小朋友


父母工作再忙,也要多與孩子聊學校生活,抽空認識孩子的大小朋友,包括才藝班老師、同學、球隊教練或其他同儕的父母,了解孩子經常接觸的人,較能掌握孩子的內心世界。
尤其早熟孩子對性充滿好奇,當孩子生理急速變化之後,如果之前的互動基礎不夠,想窺探孩子內心世界,尤其與性有關的話題,很難。


一份公布在美國公共衛生學會(APHA)的研究說,孩子對性的態度極易受同儕影響,尤其會高估同儕的性行為,甚至認為自己也可以做。幸好這份研究也指出,如果父母能自在且親密地與孩子聊性,愈能防止孩子過早出現性行為。


**少用譬喻談性


現代小孩從小愛東問西問,尤其是與性有關的話題,專家們認為直接說,少用譬喻是上策,「不要用大象或其他隱喻詞彙形容性器官,」林亮吟認為讓孩子了解並接受這是自然現象,更容易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成長。


性教育即愛的教育,當女兒出現第二性徵,要用喜悅的心情看待,不妨說「小女生要變成小公主了」。晏涵文從演講中發現,有些年輕父母在女兒初經來臨時,會舉辦party邀請女兒的同學朋友一起慶祝,「當孩子發現父母以開心的方式傳遞性教育,自然而然,孩子會很正向地看待身體變化。」


除了喜悅迎接女兒步入第二階段的成長外,父母也要提早準備。小學中高年級女生最常擔心自己的月經什麼時候突然跑來,如果是週末假日來就額手稱慶,萬一在上課中或體育課時,那真是尷尬萬千。


「為了怕萬一,我老早在女兒書包放兩塊衛生棉,」家長涂麗紅說。


其實,除了母親,父親也應該加入教育的行列。「不要單一父母教女兒,要一起教,如果有其兄弟,也不要忌諱,他們將來也會有太太、女兒,」晏涵文認為這反而讓男性多一份體恤,了解女生比男生辛苦、月事帶來的不舒服和不便。
單親爸爸謝屏瀚導演的經驗是,兒子女兒從小就與他一起共浴,他認為這段時間身心最放鬆,「什麼都可以談,」一直持續到女兒開始發育為止。也因此,當女兒的母親打電話來準備教她生理衛生時,女兒不以為意地說:「爸爸都教過了。」當兒子的同學看到人體裸圖而大呼小叫時,兒子覺得同學的反應很奇怪。


「如果父母不教孩子正確的性觀念,只好留給媒體教了,」李慧玟說,因為誇張的電視、色情畫刊、色情網路會教成什麼樣子,實在不堪想像。


**反擊無孔不入的媒體


愈來愈多研究指出,媒體帶來的性、暴力正持續戕害孩子身心,「媒體讓孩子以為社會容許這樣的(性、暴力)行為,」林亮吟憂心忡忡。


該如何是好?有的家長索性拿掉電視,完全隔絕,但這非長久之計,因為孩子可以從其他管道接觸,例如偷偷去「網咖」。


有位國小老師乾脆拉著孩子一起看電視甚至A片,「防堵不如疏導」,邊看邊分析,告訴孩子這是裝出來的,問問孩子想法,久了,「孩子也覺得無聊,不再好奇。」


▓將電視和電腦擺在客廳,不要放在孩子房間,這樣不論他上網或看什麼節目,你都能掌握。


▓可以考慮不裝有線頻道,或將色情頻道鎖住,以防家中保姆或菲傭趁你不在時觀看,家中年紀尚小的孩子不小心看到。


▓5~6歲孩子對性有關的注意力比大人要強,尤其黃金時段節目中偶有的黃腔或性暗示,很容易被小孩吸收模仿,千萬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


▓當電視正播出性鏡頭的尷尬時刻時,不妨大方地問孩子,「你正想些什麼?如果有人這樣對你,你覺得如何?」順著情境機會教育,很自然地溝通正確的性觀念。


▓不要在無意間傳送負面的性訊息,父母少買極度性感的衣服,或在孩子面前擺弄身體,以免形成鼓勵效用,尤其早熟孩子,應多鼓勵他們穿適當的衣服與合宜的裝扮。


▓不要刻意忽略或錯過孩子的各種問題,讓孩子知道,和父母談性可以很開心、自然,毫無芥蒂,如此才能保持溝通的順暢。青春期前做好溝通,步入青春期後,才能繼續親子互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