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齡期兒童發展與輔導一席談●


作者:劉翠英主講 梁望惠整理 


 大綱


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


低年級:


生長緩慢而穩定。


女孩比男孩早熟。


為發洩過剩的精力,很少有靜止的時候。


休閒興趣也顯現個別差異,有的孩子喜好組合玩具、拼圖、騎腳踏車、電腦遊戲軟體、愛賽跑、跳高、跳繩、做模型、玩家家酒、直排輪溜冰、下棋及打球 (尤其是籃球)等活動。


會好奇地提出許多問題要求父母或老師回答。


注意力短暫,對於長期要求注意力的活動易顯出坐立不安。


愛繪畫及色彩,可以獨自遊戲或工作。


在乎爭取成人的注意與愛護,並表現嫉妒。


從成人的態度、語言或表情來察知是非的辨別方法,認為受到讚許的事就是對的,受到責備的事就是錯的。


自我觀念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中年級:


注意力加強,並且能延長工作時間。


常保持動態的情形,跑、跳、追逐。


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加強。


逐漸喜愛有組織性的遊戲,從事有競爭性的活動。


男、女孩的興趣分歧。


開始形成同性同儕 (愛跟同性別的同學、朋友在一起),以表示被團體接納。也易形成小團體,且在乎同儕之間的批評和看法。


因自我評價能力之發展,對成人有批評的態度。


對來自他人的批評或譏諷相當敏感。


喜歡藉著助人行為或自我成就取悅教師。


對善惡的解釋有了個人的看法,不再完全依照成人的說法和標準。


高年級:


個體個別發展的差異顯著,部分孩子有早熟現象。


叛逆行為漸浮現,男孩的行為表現較劇烈。


女童普遍比男童更早邁入青春期。


男孩喜愛有組織性的遊戲。個性較大而化之。


同輩的規範開始顯得重要,依屬同伴(對同伴有依賴心、歸屬感)


女孩喜愛打扮自己,很在乎他人的評論。同儕間的小團體易惹風波。


跟父母漸疏離 (不跟父母出遊、同樂…)


表現出成熟且多樣性的興趣。


自我意識膨脹,常會感到成人的不公平。


男女孩間常會互相戲弄嘲笑 (尤其常以身體器官為調侃焦點)


愛幻想有偏見並常表現固執、倔強的行為。


對實際社會發生興趣後,則注意細節,因知識有限,常用情緒與偏見眼光判斷事物。


學齡兒童期的輔導策略


欣賞孩子的獨特性,接納孩子的差異性,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多鼓勵、少責備。睜大眼看孩子的優點,閉隻眼看孩子的缺點;多鼓勵,少責備,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畢竟孩子需要鼓勵,更甚於批評。


製造機會,提供孩子成功的經驗,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處理兒童問題時,對事不對人,儘量把人與事分開思考,即使兒童的行為不對,也要讓他知道:我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仍然喜歡他的人。還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緒化。


教導孩子表達情緒,學習疏導自己的情緒,並培養課餘休閒興趣。


輔導兒童學習社會技巧,尊重別人,增進人己關係。


以開放性的發問,提供孩子思考空間,訓練邏輯思考的能力。


想法→行為→習慣→風格→生命


留意孩子的表現,發掘孩子的優勢與弱勢,協助孩子發展多元的智慧。


多提供好的行為模式讓孩子仿效學習,並可善用同儕力量給予孩子協助。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讓孩子在表現我們期望的行為以後,能得到愉快的經驗,以強化良好行為。



提供孩子分工的機會,練習溝通協調,培養合作態度,增進團隊共事的能力。



今天我要從實務的觀點來跟大家分享。


  發展心理學於 1882 年成為一門以科學方法求證理論的有系統學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在早期,大家認為 6-12 歲這個階段對瞭解一個人的發展並不重要,因此不太重視。弗洛依德稱這一時期為潛伏期,這正暗示著,對人格形成所做出的任何重大貢獻,都不可能追溯到這個時期。直到 1950 年以後,由於受到 ErikErikson Jean Piaget 理論的刺激,心理學家才開始對 6-12 歲的兒童產生興趣,進行發展方面的研究。這些心理學家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提出很多觀點,這裡只做簡單的介紹。


根據著名心理學家 Erik Erikson 1950 年所提出的理論,把人生全程的發展分為八個時期:1歲,23歲,36 歲,6-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Philipand Barbara Newman 1975 年更將人生發展週期往上並往下延伸,共分為十一期:「懷孕及胎兒期」(懷孕至出生)、「嬰兒期」(出生至兩歲)、「嬰幼兒期」(二至四歲)、「幼兒期」(四至六歲)、「學齡兒童期」(六至十二歲)、「青少年前期」(十二至十八歲)、「青少年後期」(十八至二十二歲)、「成年早期」(二十二至三十四歲)、「成年中期」(三十四至六十歲)、「成年晚期」(六十至七十五歲) 和「老年期」(七十五歲至去世) 等。


其實,人一生的發展是連續的,分階段只是因為研究的方便,將它切開、分期來討論,有「連續性」,這是發展的第一個特色。


其次,發展的速率不一樣;不但每一個時期的速率不一樣,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也很大。


第三,每個階段環環相扣,如果一個階段發展得順利、打好基礎,將有助於下一個階段的發展;相反地,如果這個階段的發展如果不好,就會影響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第四,每個階段都有必須面對的新的形式的學習,如果學習順利,就算是適應良好。然而每一種新的嘗試也可能面臨一些問題或困難,造成心理壓力,而成為一種心理危機。困難解決,危機化解,危機變為轉機,一個人就會順利繼續發展;困難未解決之前,心理危機將持續存在,如果一直累積,就會造成適應不良。因此,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亦可視為「危機與轉機」的關鍵。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伴隨在他們左右的成人都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他人」。因此,學校的老師、父母或主日學老師,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哪怕我們陪他的只是短短的一小段,我們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說不定就能帶給他轉機,成為他的「貴人」,而影響他的發展。這是值得我們注意和警惕的。


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


--------------------------------------------------------------------------------


  底下我們要來談學齡期兒童發展的一般特徵,這些資料是摘錄自國民中小學學生行為檢核手冊加上個人的教學經驗,並且和同事討論而得:


低年級:


生長緩慢而穩定。


女孩比男孩早熟。


為發洩過剩的精力,很少有靜止的時候。


休閒興趣顯現出個別差異,喜好組合玩具、拼圖、騎腳踏車、電腦遊戲軟體、愛賽跑、跳高、跳繩、做模型、玩家家酒、直排輪溜冰、下棋及打球等活動。


從前都以為籃球是國中的孩子才會打,慢慢就降低年齡,高年級也打。現在在我們學校,連國小一年級也在打籃球。當然,他們主要是投籃、追來追去搶球,沒有特定的規則,但是孩子們都很喜歡。中年級的孩子也會下棋、溜冰,同樣的內容,但比較專精。這裡也讓我們看到,發展階段是無法一切為二的。


會好奇地提出許多問題要求父母或老師回答。


注意力短暫,對於長期要求注意力的活動易顯出坐立不安。


愛繪畫及色彩,可以獨自遊戲或工作。


在乎爭取成人的注意與愛護,並表現嫉妒。


從成人的態度、語言或表情來察知是非的辨別方法,認為受到讚許的事就是對的,受到責備的事就是錯的。


自我觀念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這一點是我跟同事討論後加列上去的。其實孩子從小本來就是只注意到自己,慢慢才學習與別人相處、注意到人我關係,為什麼還要針對這一點特別提出來呢?我們觀察到現在的孩子比以往嚴重。以往的孩子大部份有兄弟姊妹,現在整個家庭結構和社會型態都有改變,變成小家庭以後,不再像以前,父母即使不在,還有阿公阿媽的呵護、伯叔鄰居的指正。更何況現在的家長都很忙碌,因此現在的小孩子,雖然在某一方面得到很多,可是相對的,他們也失去一些東西。像電視,佔用很多家庭時間,家人的互動就變少了。又如從前的孩子,拿到一個橘子,兄弟姊妹是平分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現在的孩子由於沒有眾多兄弟姊妹,已經不知道怎樣分享了。我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客家人,看到某個家庭人口很多,想要考驗一下他們如何和平相處,就送給他們一個橘子,看他們全家人怎麼吃。結果這個家庭的主人把橘子交給他的太太,他太太將這個橘子煮成湯,30多人一人喝一口。現在的孩子,分享的機會少了,就會影響到他自我觀念比較重。


中年級:


注意力加長,並且能延長工作時間。


常保持動態的情形,跑、跳、追逐。


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加強。


逐漸喜愛有組織性的遊戲,從事有競爭性的活動。


男、女孩的興趣分歧。


開始形成同性同儕 (愛跟同性別的同學、朋友在一起),以表示被團體接納。


因自我評價能力之發展,對成人有批評的態度。


對來自他人的批評或譏諷相當敏感。


喜歡藉著助人行為或自我成就取悅教師。


對善惡的解釋有了個人的看法,不再完全依照成人的說法和標準。


  中年級的兒童一般說來比較沒有什麼問題,孩子沒有太多的意見。很多做父母的發現,孩子在這個階段,做父母是最愉快的。


高年級:


個別發展的差異顯著,部分孩子有早熟現象。


叛逆行為漸浮現,男孩的行為表現較劇烈。


有時候蠻優秀的孩子也會逃家。他逃家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時期會有叛逆的行為,有可能媽媽是一絲不茍的人,但她的要求孩子受不了。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父母 和 老師應該看見。如果老師能夠當他的朋友,或許在他離家之前願意跟老師分享、說一聲。否則這一離家,要遇到什麼樣的人事物,很難意料。


女孩普遍比男孩更早邁入青春期。


男孩喜愛有組織性的遊戲,例如組隊打籃球或分組對抗等,但個性較大而化之。


我曾兼任學校的訓育工作,跟學生幹部比較有接觸。這些幹部都是學校的菁英,但我跟他們講話時,發現有些孩子態度吊兒郎當,甚至衣衫不整,可是他們很得同學的崇拜和喜歡。原來這樣的不拘小節,孩子們認為是耍帥。


同輩的規範開始顯得重要,依屬同伴 (對同伴有依賴心、歸屬感)


大約五、六年前,我們學校發生這樣的一件事。禮拜三下午沒課,禮拜四早上上學時,老師突然發現七、八個男生,頂著滿頭紅髮。那時剛開始流行染髮,他們沒錢去染髮,就用雙氧水洗頭,頭髮因毀損而變色,幾乎斷裂。老師瞭解的結果,原來是受意見領袖的影響而同儕集體行動。可見這時期的孩子對同伴的歸屬看得很重。有時候父母或老師會說,唉,你怎麼跟這種人做朋友,他怎樣怎樣。其實這是最忌諱的。我們批評他的朋友比批評他的父母都嚴重。批評他的父母,他說不定還點頭同意,但批評他的朋友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女孩喜愛打扮自己,很在乎他人的評論,同儕間的小團體易惹風波。


這年齡的女孩愛打扮,連走路的姿勢都不一樣,有時會令大人感到吃驚,昨天才看見她,今天就不太一樣了,可以說長得婷婷玉立。但是同儕之間小團體的風波,常常令高年級的老師很頭痛。


跟父母漸疏離 (不跟父母出遊、同樂…)


如果有「吾家有女已長成」者就有這種體會,她慢慢就不跟父母出去了。我有一個同事,本來高高興興計劃要去那裡,孩子不去,爸爸又很堅持,說這是全家活動,結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有時候孩子會認為我們是過度干涉,這樣的話,親子關係就雪上加霜。


表現出成熟且多樣性的興趣。


自我意識膨脹,常會感到成人的不公平。


這並不是說這時候他才自我意識膨脹,只是到高年級他敢表達了;他敢表達,又從自我出發,就會常常覺得他很委屈。他感到委屈,相對的就是你不公平。我們在處理時需要特別小心。


男女孩間常會互相戲弄嘲笑 (尤其常以身體器官為調侃焦點)


因此,發育得太早或太晚,對孩子來說,都可能是負擔,需要承受壓力。


愛幻想,有偏見,並常表現固執、倔強的行為。


對實際社會發生興趣後,則注意細節,因知識有限,常用情緒與偏見眼光判斷事物。


學齡兒童期的輔導策略


-------------------------------------------------------------------------------


  根據以上這些形式的學習,我們要來看學齡兒童期的輔導策略是什麼。


欣賞孩子的獨特性,接納孩子的差異性,避免給孩子貼標籤。


  由於受遺傳、環境和成熟等複雜因素的影響,使得每個人都很獨特,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也因為這樣,世界才顯得多元而豐富。因此在面對孩子的一切問題時,我們要容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處理方式,而避免用自己的價值觀當作唯一的判斷標準,隨便給孩子貼上「你是壞孩子」的標籤。


有時候,雖然我們沒有明說,但是因為我們馬上批判孩子,「你做得不對或你講那些沒有用」;甚至我們也常在無意中陷入非理性的思考模式,誇大了孩子的不當行為,如「你總是…或你每次都…或你一定是…」,這樣,即使我們沒有明說「你是壞孩子」,事實上,對他本人或同儕,我們等於是已經作此宣告了。孩子們的心目中清楚得很,某某人每次都挨罵,他都搗蛋,他做的事 都被 老師認為不對,這樣,孩子就被貼上標籤。現在人活著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七十歲,他現在都還不到十歲,後面還有最少六十年要活,如果是永遠那麼不愉快,那也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


   我們如果常常批判孩子,即使不是針對某個人,而是在講別人,對他還是會有影響;因為孩子們從來就是多向溝通,他看到有人那樣說,老師說不對,下次他也不敢表達意見了。


多鼓勵,少責備


  一般說來,我們對孩子的責備,往往是出於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可是那種愛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甚至覺得是傷害的話,那種愛就是失敗,也不是我們所樂見。因此我們要學習睜大眼看孩子的優點,閉隻眼看孩子的缺點;多鼓勵,少責備。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可能朝向「正向」發展。


我們也要注意,在稱讚孩子時,要避免只空泛的說「你很棒」,而需要具體明確,例如:「你站起來以後會把椅子靠好,你很能幹。」萬一真的需要「責備」時,讓我們也試著把背後的愛意說出來,例如:「教室有桌椅,你跑來跑去,老師會擔心你跌倒受傷。」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我們是真的關心他。


製造機會,提供孩子成功的經驗,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或許由於我個人接觸比較多學習障礙的孩子,我知道很多孩子經常遭受挫敗,學習意願低落,惡性循環,以致缺乏自信,腐蝕鬥志。其實,由於小孩子的個別差異大,對於學習反應較差的孩子,他寫的字或圖畫、剪貼,即使再不好,甚至整篇顯得烏黑一片,你還是可以找出表現好一點的部份,這時,就可以告訴他:「這棵樹畫得很棒,這一撇寫得好漂亮,這一刀剪得好直。」你這一說,他就會反覆欣賞那部份,只要看到那部份,心裡就很愉悅,對他來說,這便是成功的經驗。說不定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是他建立信心的來源,而成為他往後成長的動力。各位一定想不到,由於成人的疏忽,即使小小的鼓勵對很多孩子而言仍是非常奢侈的。


處理兒童問題時,對事不對人,還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緒化。


  有心理學家主張,每個人都有追求「正向看法」的需求。如果一個孩子只在表現大人所認為的「好」的時候,才能得到「正向看法」,他會從這樣的過程中,塑造成不完全的自我概念。只有當孩子能得到無條件的「正向看法」,他才可能全盤接受自己,做個完全發揮自我功能的人。因此,我們要把「孩子的行為」與「對孩子的正向看法」區分,行為固然不可取,但孩子仍值得愛,值得信任。換句話說,我們要儘量把人與事分開思考,即使兒童的行為不對,也要讓他知道:我們不喜歡他的行為,但仍然喜歡他的人。其實這個部份並不容易做到。


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一個行淫的女人被帶到耶穌面前,這個故事很傳神,耶穌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不管他們怎麼起哄,耶穌還是默默地在地上畫字。最後他直起腰來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犯過罪,誰就先拿石頭打她吧!」周圍圍觀的人從年紀大的開始,一個一個走開。耶穌問婦人:「他們有沒有定妳的罪?」她說:「沒有」。耶穌就說:「好,我也不定妳的罪。走吧,不要再犯罪了。」我想,耶穌就是把人和事分開思考,雖然人做的事不對,但是祂對人不失望,因為祂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可能變好,都可能會悔改;只要悔改,就可以原諒。我們對待孩子也是一樣。


在處理兒童問題時,還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緒化。因為我們自己如何表達情緒,對孩子就是一種活教材。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告訴他當怎樣,還不如在日常生活遇到問題時,以我們的處理方式給孩子做榜樣。這是值得我們自我警惕的。


教導孩子表達情緒,學習疏導自己的情緒,並培養課餘休閒興趣。


  傳統上,我們從小被教導,「小孩子有耳朵沒嘴巴」。意思是小孩子只有聽的份兒,沒有表達意見的權利,更不可能讓你表達情緒。由於重男輕女,女孩子更掙脫不了「世界應該清單」的束縛。一般人要求女孩子要溫柔,還要善體人意;她不只是自己不可以有情緒,可能還需要強顏歡笑去取悅別人。以前這樣的觀念,讓不少做媽媽的鬱卒過一生,也讓我們從痛苦的經驗中得到學習。


其實,情緒是中性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一部份。我們需要教導孩子學習覺察情緒,表達情緒。可能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心裡實在很生氣,卻只能壓抑不容許表達,這時候,我們的胃或頭就會不舒服,它在提醒我們,「你生氣的情緒就在這裡」,它會在那裡抗議我們怎麼不重視它。所以我們不能忽視情緒。


有了情緒怎麼辦?我們要教導孩子如何做情緒反應。我比較不喜歡用「控制情緒」這樣的字眼,因為控制令人感覺好殘忍,好像要壓制自己,其實情緒應該要適當地表達。到底以前的人為什麼會認為不可以生氣?這是因為他們把情緒和情緒反應混在一起。情緒反應常常是臉紅脖子粗、大聲吵,甚至出手打人。這種不愉快的經驗讓人學到不可以生氣。其實,我們要釐清情緒沒有對錯,是可以生氣的,至於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反應,那就是一種智慧了。或許我們可以學習盡量用口語來表達,避免配合肢體動作。這個部份我們台灣人或中國人都比較含蓄。我們稱讚人家好,很多時候都還說不出口。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稱讚人家好,配合肢體動作無傷大雅。表達情緒時,高興的可以配合肢體動作;生氣或憤怒的,就盡量用口語來表達。至於聲量,也需要注意。


情緒平常如果有疏導,就不會積壓,而平常就培養課餘休閒興趣,有助於疏導情緒。情緒積壓一久,爆發出來時會變得很嚴重。我們要學習,平常就讓孩子來表達情緒。如果孩子有比較脫序的表達情緒方式,我們可以先同理他說,「你一定很生氣。」他聽到這一句,過後想想可能會說:「其實也沒多生氣啦。」你會發現,他所需要的其實只是你的同理,你了解他在生氣就好,他的要求並不多。


輔導兒童學習社會技巧,尊重別人,增進人己關係。


  雖然心理學家認為在出生後的三年內是形成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界限的關鍵期,但是並非所有的兒童在進入學齡期時,都具有同樣的交友能力,能夠享受親密同伴關係帶來的好處,因此社會技巧的教導對學齡期兒童也很重要。


學校因受制於教學時間與進度,較無法針對個別需求給予輔導,這部份可能主日學老師可以多加協助。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多元智慧」,這個理論在傳統重視數學與國語之外,再加上內省的智慧與人際的智慧等,也就是它也重視一般人所說的EQ。我們可以透過示範、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孩子學習應對的技巧;平時的上課討論也可讓孩子嘗試學習尊重別人的意見,以增進人際關係。


以開放性的發問,提供孩子思考空間,訓練邏輯思考的能力。


想法→行為→習慣→風格→生命


  剛才提到學齡期兒童已經漸漸有具體運思的能力了,所以需要引導他多想、思考,這樣有助於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有人說,想法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行為可以養成習慣,習慣可以塑造風格,風格就可能影響一個人的生命。箴言4:23 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新譯本這樣說:「所思所想要謹慎,因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由此可以推想,引導孩子多「想」,可以幫助他建構自己的邏輯思考模式,有可能對他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如果固著在是非二分,對錯二分,對孩子邏輯思考的訓練,可能沒有益處。最好採用開放性的發問,引導他作多向度的思考。在我們大人的世界裡,也常停留在「這個人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的想法。其實我們都知道,好人和壞人之間,還有許多需要考量的點。沒有一個人可以擺在絕對好人或絕對壞人那一邊,說不定我們也在中間擺盪,這是我們可以讓孩子注意並了解的。


有關「想法會決定行為」的說法,我們常常在現實生活裡經驗到,很多情況,只要我們換個角度,可能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結果,例如一個八歲的孩子行為不當,我們如果認為,「你已經八歲了,還…」,可能會認為他該受罰;要是我們的想法轉個彎,他「才」八歲,或許我們就能原諒他。即使是相同的行為,轉念之間,處置可能截然不同。 


多提供好的行為模式讓孩子仿效學習,並可善用同儕力量給予孩子協助。


  兒童想獲得同伴認可的需要,是他們願意遵從的強大力量。兒童會學習以同伴認可的方式打扮、談話和開玩笑等。因此同儕的影響力很大,我們可運用合作學習或同儕指導等方式提供孩子學習機會。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以強化良好行為。


  如果我們希望小朋友表現好行為,其中有一種方法就是在他表現好行為以後,能讓他享受到愉快的經驗,如此方能增強此行為。剛開始最好是能馬上得到增強,以後就可以學習延後增強。這部份主日學老師經常在應用。老師常常使用貼紙等代幣,帶朋友來或會背金句、準時上學等都發貼紙,有的配合季末統計再頒發獎品。在這裡,貼紙和獎品都屬於增強物。


我有一位同事說她的孩子,每天的功課一定要拖到十點才能寫完,怎麼勸都無效。她來請教我,該怎麼辦。我問她,孩子如果功課寫完,通常你都叫他做什麼?她說,因為數學不好,功課寫完就讓他寫測驗卷。我對她說:「妳應該要感謝,這表示妳的孩子聰明」。試想,測驗卷寫錯了還要再練習,甚至挨罵,卡通都不能看,當然他要拖到最後一分鐘才寫完功課,如此就可以免去寫測驗卷之苦。我建議她試試看,告訴孩子寫完功課就可以自由活動,因為是晚上,只要不出去,愛做什麼,就做什麼。隔天她告訴我,這一招真的有效,其實這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找對了增強物。當然,找對增強物,投其所好,才能激發他的動機。


有一個小朋友,什麼獎品他都不要,只希望老師帶他去看汽車展示。我們就約定:如果他得十個榮譽章,老師陪他去參觀汽車展示,但地點由老師決定;如果得到二十個榮譽章再兌獎,就在許可範圍內讓他決定時間和地點。日本人也有這樣的研究,為了得到更好的報償,而願意等待的人,將來成功的機會比較大。 


供孩子分工的機會,培養合作態度,增進團隊共事的能力。


  「團隊合作」這個能力據說我們東方人比較薄弱。很多教育改革的先進已經在大聲疾呼,將來第三波的教育改革,就是團隊分工。民國九十年實施九年一貫的統整課程,要培養的基本能力中有一項就是「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因為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


我們學校今年做花燈,請外面的專家來教。教了以後,我們想,經濟一點,不要壓力那麼大,一個人做一個太麻煩了,讓學生分組去做。結果你們猜,分組做的成功了沒有?到最後通通拆夥。在現實生活經驗中,分工合作是一個不容易、但是卻很重要的課題。在教會也是一樣,雖然強調團隊服事,但是真的要團隊服事並不容易,一定要打破很多的小我,不斷溝通協調,凝聚共識,才有可能團隊共事,這些都需要從小就學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on Lee 的頭像
    Jason Lee

    單爸吉他朽木琵琶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