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的人生‧清楚的夢
─ ─關於陳明才死亡事件的七十二個助解
                                             
游源鏗



據信,劇場工作者陳明才,可能於本年 八月廿九日 於台東都蘭灣投海身亡,遺體尚未尋獲,更因日前杜鵑颱風過境,干擾了搜救事宜,各界朋友對搜尋行動益覺希望渺茫。生命孤獨而苦短,記憶更短,以淚水織成的布更更短,蜂與花朵交配的時間,只比風洗滌困境略長,也比哀悼瘋狂的距離更長。
事後陳明才的朋友表示,將為牠舉辦創作展,並將出版其作品,但其作品散佚各地,實有賴各界協助。
   
魚兒放流,阿才走了,結束了一場混亂的人生與清楚的夢,完全地。


助解:
信,是用來溝通或無法溝通的工具,也可以用來做為「不想再溝通」的結束工具,以下就是一封「信」的片段(資料來源:阿才在2003828留下的遺書之一)


想離開這世界已經好一陣子,這幾天才真正開始想它如何發生?很好笑,創造力十足如我者,能想的都既吃力又貧乏,這方面的知識此時顯得很欠缺,真是死到用死方恨少。


另一封「信」的片段(資料來源:阿才在2003828留下的遺書之二)


我選擇都蘭鼻海域作為人生終站,活著沒能為它做點什麼,就葬身大海聊表敬意吧!


另一封「信」的片段(資料來源:阿才在2003828留下的遺書之一)


面對死亡,要平靜還真不容易,真的能,就不必如此了。選在都蘭鼻海域作為我的終站,算是我對它的諾言一個無奈的回應吧,最好就回歸大海,不必再被打撈上來。


另一封「信」的片段(資料來源:阿才在2003828留下的遺書之一)


……
午後,山上,層層的風景,一切靜止在陽光中,風來,紅牧草、檳榔葉
、低矮野草微微動,唯一不動的仍是遠方的大海,風和旱雷聲中,
   
有秋天的生命之音


另一封「信」的片段(資料來源:游源鏗寫給陳明才的最後半封信,實在寫不完,文字不夠用)


這是寫給阿才的第一封信,也是最後一封。
認識整整二十年,一起工作、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讚嘆或厭惡生命……
從來沒有寫過任何一封信,如此親近又如此疏離,
或許在劇場待得過久,已經不相信紙上的文字能為溝通盡力,
也不相信除了身體行為之外,還有什麼方式能為生命找到線頭。
這是寫給阿才的第一封信,因為已經沒有機會面對面溝通;
這也是寫給阿才的最後一封信,已經不管文字有沒有辦法溝通。


該來的會找到大門,該走的會闖出窗口


很難說陳明才在從事什麼「工作」,他其中一個工作是導演,以下是2002年,他為蘭陽舞蹈團導演的「聽花人」舞劇結構,與其說他是個導演,不如稱他為一個生命的探索者(資料來源:阿才遺物第一箱)



     
第一座橋 迷宮中,有一群不斷旅行的老鼠。   
天人 黑暗中,洪荒的混沌運行,逐漸孕育出最初的心跳,探求自己的土壤溫度。
   
如頑石聽經一般,企求從泥土中站起,找到蠕蠕的人形,在今昔的記憶與失憶間擺盪,聽見花的倒影。   
花雨 祈求第一道光線穿越自己的雙眼與心胸,禱祝中,花雨繽紛而下,黑夜中,傳來生命的聲音。   
第二座橋 請問前路在哪裡?   
方舟 在縴夫的牽引下,方舟在浮沉間進退,生命的臍帶糾葛牽連。   
第三座橋 告訴我,到底是什麼時候?   
模造 成為自己是艱困的,無情的命運機器大量模造我們,複製成整批的歡樂。   
第四座橋 你聽到了嗎?我最大聲而隱密的生命。   
交戰 在交戰中品嚐生命的實際距離。   
道聽 關於生命的謠言在傳播中成為真理,變種的病毒在傳遞間不斷地演化。   
無盡搖籃 不斷行進的行列,生命在明暗之間擺渡,萬花筒中,生命的色彩來回閃爍,濯洗污濁的身心。   
第五座橋 到底是誰?   
如是我聞 如處子般含羞開放,在天籟中,花已開成,香氣由他們的內在最深處溢出。
   
如花的羽翼飛翔飄舞,在生命的旅行中對話,享受自由,嗅聞生命核心。
   
生命只是一捧清澈的水,無法評論。   
完全 世上沒有永遠的美好與黑暗。
有時候,完了就全了,有時候,全了就完了。 


陳明才的另一個工作是部落工作者,他認真地與部落用心交談 (資料來源:阿才遺物第一箱,阿才的筆記本。)


      有幾個微醺、寂靜的深夜裡,彷彿,紅色火熱的泰雅血液貫穿我身,彷彿時光如織在林木茂密的山中遇見了族人,在太陽與圓月的照映下,我這昏眼的局外人進入了泰雅的山中生活,如走馬燈一般,映入眼前的是追逐獵物,是聆聽西麗克鳥的鳴聲,是長者在大樹下的諄諄教誨,以及輾轉不停來自腳邊的嘰哩嘟浬織布聲,在殺伐聲中,看到了勇士保衛部落的俊酷容顏,又彷彿在下一刻聽到他溫柔求愛的口簧天籟,祖靈啊!神秘而隱約召喚著……
     
而在2000年的歲末,幾幾乎看不到現今泰雅青年的泰雅像,嗅不到泰雅青年的泰雅山味,泰雅深山中的人啊!你的靈魂哪裡去了,難道被洪水沖走、土石掩埋了嗎?抑或是被虛幻的繁華進步給埋葬了?還是被進步的漢人遮蔽壓縮在權位、大樓、KTV與孫中山和毒酒中?
傾聽著寧靜的聲音,彷彿,越來越接近泰雅的祖靈,在高山深處的黑暗神祕雲霧中,在山的高處,睿智而寬容的祖靈啊!您是否也能接納我這脆弱而有情無力的漢族小子?此去,不知何時天黑、何時天明?一路孤寂?或是能與族人共舉希望之火,迎向山中明亮的未來?


部落工作者陳明才與部落的另一次交談 (資料來源:阿才遺物第一箱,阿才的筆記本。)


      不要懷疑,否定你所做過的,即使當中有不完美,但那是一切得以發生的基礎啊,多親近山與水,多聽聽老人家智慧的話語,在夜晚的靜默中聆聽泰雅祖靈的啟示,你將會獲得許多助力與靈感。


部落工作者陳明才與部落的另一次交談 (資料來源:阿才遺物第一箱,阿才的筆記本。)


      對於漢人,儒家文化早已深入現代漢人的政經操作與日常生活點滴了,我們如何讓GA GA再度深植於族人的心靈呢?


陳明才的另一個工作是環保工作者,他熱切關懷,大聲疾呼出他對環保議題的堅持(資料來源:文化視窗雜誌「天佑都蘭鼻」一文,作者陳明才)


面對台灣最後一片淨土,我不禁要呼籲:政府在規劃這類旅遊開發案時,應先周延考量,包括()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禁止對生態的破壞、適地性的規劃、廢棄物處理、放流、廢污水處理、交通、安全措施規劃等。()在地思考:從在地環境、人的角度去考量,應更能貼近當地的人文、自然特色與兼顧利益,規劃單位應至當地整體而踏實的勘查、訪談,並舉辦公聽會,吸取居民寶貴的經驗與意見,並徵求居民的同意,這是對在地環境與人的尊重,同時也能使規劃案更完美。()永續發展:環境保護、商機、休閒享受與生活品質的兼顧。()對地方的回饋:除了利益共享,對地方上生活品質、文化的尊重、保護與提升也一樣重要!
  ……
清晨與黃昏,我將依然漫遊在都蘭鼻。祈請大家一起來護衛我們的海岸,天佑都蘭鼻,天佑福爾摩莎。


陳明才的另一個工作是演員,但他的演出舞台不尋常(資料來源:文化視窗雜誌「天佑都蘭鼻」一文,作者陳明才)


居於濱海之村,海是我遊目騁懷之所在,而我的表演藝術也自然地引進了「水」的元素:在水中表演、唱歌;用水做舞台、做裝置;在水底品嚐生死與女性之幽微陰柔。終有一天,我必將回歸到大海做一場生命告白演出。


陳明才的另一個工作是醫生及病人,他不時地向自己訴說病情,也不時診治自己(資料來源:阿才遺稿。)


      在這段邊緣流放旅程中,阿才已放棄了用藥,直到有一夜high過頭後,阿才跌入了新的谷底,重返身在人間,心在地獄的境遇,連酒也自動喝不下了。他匿了名,硬著頭皮前往台東馬偕醫院精神科看病拿藥。看診的是個年輕精神科醫師,態度高而強勢主導,如同市面上大多數醫生一般。阿才忍住性子聽他一番不怎麼高明的診斷,和開了不怎麼高明的藥方後,終於忍不住專業的揶揄菜鳥醫師一番,並指導他藥效之得以發揮之前提在於;對病症的精確分類與判斷,加上智慧的直覺,再轉化為劑量的精確控制與計算。特別是精神疾病的藥物因為它不僅涉及生理機能,更與「心」息息相關,不可不慎。最最忌諱的是形成患者在醫病關係中過度依賴醫師與藥物,那就與治療的精神背道而馳了。特別是當醫師在治療互動過程中也弔詭的養成了對患者的掌控宰制習性,並不自覺的依賴了這種權力欲感,那就糟了。精確、愛與對等的互動是醫師的基本情操。


陳明才的另一個工作是畫家,手腦並用的畫家(資料來源:阿才遺物第一箱,阿才的筆記本。)


      繪畫究竟是什麼?洞壁上所見的初民狩獵圖?古人在烹器上留下的花紋?王公貴族棺上的圖像?文藝復興、巴洛克、印象、野獸、超現實?還是你家牆上掛的靜物風景畫?或是學院的產品?出自鄉野老人粗糙手中的所謂素人畫?紐約地下鐵的塗鴉?畢卡索的分割美女?上樓梯女人?梵谷令人昏眩的星空?安迪華荷的瑪麗蓮夢露?或是張大千的山水?徐悲鴻的裸女?孟克那叫不出聲的吶喊?精神病患奇詭的幻想世界?或者是小孩子的信手在牆上地上身上的塗鴉?
那都端看你如何定義繪畫,如同什麼是戲劇、什麼是音樂一樣?
當然在嚴謹定義下,在一定的色彩、色相、光影、結構、點線面之分佈、乃至觸感、質感的原則下,加上不可缺的創造力、想像力,那麼繪畫的範圍當然要局限許多。然而若我們回歸到藝術最重要的本質──感覺。感性抒發自己的心靈精神,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為畫而畫,沒有任何藝術上的思索、疑慮。
什麼才叫藝術創作的疑慮懼怕,老子就是要這麼畫,那麼你手上所畫出來的東西,便可大大方方向人宣佈說:這是畫!
當然以上所言,並不是要為那些沒有才氣、也不努力、隨便弄點什麼出來便稱那是藝術的、稱自己是藝術家的假性創作者護航,也無意鼓勵人們,不再注意藝術的嚴謹性、及要求作品本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水平。
我所要講的是,藝術發展至今,許多古典的鐵律、金言已被徹底解構。
從梵谷、塞尚、高更那票人所搞的就明顯開始了,如果他們的東西在當時被大眾認可為藝術,那麼也就不必活得那麼辛苦了,到本世紀歷經達達、超現實、立體、抽象、表現乃至新表現、極限、後現代,以及繪畫之從平面躍出而化身為立體的裝置藝術、綜合媒體表現,所謂繪畫的定義已經變了好幾次,我就不相信這些新東西的誕生是照著學院中的規定做出來的,果真如此,那麼那就不是繪畫,而是工藝品或是標準教材了,如果藝術一直謹守古人的界約,那麼我們今天就沒有畢卡索、德布這些流派、新作品的誕生了。
創作可以說是多種因素衝激下的產品,藝術家對已日漸僵化死亡的前代藝術潮流的自覺反叛,對當代社會的細微觀察、關懷,那麼影響所及:前代的表現方法、美學經驗乃至社會觀及思考方式,就顯得跟當代風格之不同,於是藝術家便被迫(也是自然地)便要開發新的表現方式,以便適切地對內抒發自身情懷,對外反映當代社會的種種,再就是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之更迭,也無時不影響著敏感的藝術家,兩者間便產生這麼微妙的互動,現實諸因素影響畫家的創作,而畫家的作品也多少影響了現實。
所以說因著你對自己、對人、對社會的強烈有感而發,將之抒發在畫布上、在紙上、或者也許你了解前輩的技術、或者你有意開發新技術、或者你毫無所求跟著感覺走,那麼這是不是藝術品或可展出來的東西,不必掛懷。
就是你的,你畫出來的東西。
我再次強調,不是跟著感覺走就是藝術,但當你的感覺極為強烈、充滿想像力、並且混合著對人、對社會、對生命強烈的感觸,那麼你就不必曾經唸過美術系、曾經是某大畫家的入世弟子,我將恭喜你:你可以畫圖!並給你良心建議:持續地畫下去!
這是勉勵別人,也是為加強我自己,沒受過學院訓練的業餘畫家的信心。


陳明才的工作類型太複雜了,難以盡訴,乾脆放個年表算了,也讓一起工作過的人便於邊罵邊回憶。


陳明才簡歷
1961
年-出生
1988
年-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


劇場時期


1988
完成論文:一個泛劇場研究;第一種身體行動。
編導『表演工作坊』年度大戲《開放配偶-非常開放》,成為當年最受矚目的舞台劇導演。
1989

台中『觀點劇坊』專任編導,表演訓練老師。
編導詩劇《都是泥土的孩子》,開始結合戲劇與本土文化的工作。
參與原住民電影《黑色的翅膀》(未完成)之籌拍工作。
1990

編導『優劇場』年度大戲《七彩溪水落地掃》,為結合民間傳說、民俗技藝與環保理念的現代野台戲,導演才華再受肯定。
擔任『優劇場』《重審魏京生》一劇之副導演及演員。
中華民國演員訓練班表演教師。
參與中研院民族所賽夏族、卑南族之祭儀研究工作。
參與策劃與推動『優劇場』之台灣民俗田野學習計劃。
寫作『台中武天宮謁祖進香』之民俗報導文學。
台中『觀點劇坊』演出舞台劇《台灣黏巴達-生滅》。
1991

應邀赴紐約編導舞台劇『台灣的故事』。
策劃公民投票促進會之萬人晚會節目及戲劇編作。
公共電視原住民文化節目企劃。
1992

台北縣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負責主普儀事務。
1996

『金枝演社』國家劇院小劇場演出《潦過濁水溪》舞台設計。
台中晶華書店身心開發課程表演老師。
台中南區藝術造街壁畫設計。
台中『童顏劇團』戲劇研習營教師。
1997
年-陳明章『淡水走唱團』佈景設計。
1998

電影『惡女列傳之猜手槍』戲劇指導、演員。
台中縣政府舉辦之「婦女學苑」戲劇教師。
1999

女妖綜藝團野台演出『逗小花歪傳』之導演。
2000

921
災區在南投鹿谷三村協助心靈重建,並擔任秀峰國小之兒童戲劇老師。
2002

都蘭部份
3
月導演蘭陽舞蹈團「聽花人」。
4
月起,阿才紀錄片(林靖傑拍,至今未完成)
6
月差事劇團「霧中迷宮」演出。
8
月導演蘇澳港邊設區牽罟舞劇「海洋捕手」。
2003

「舞動都蘭山」於總統府。
王墨林策劃的「行  藝術節」邀請演出。
參與電影「最遙遠的距離」前置作業。(阿才男主角,林靖傑導演,來不及拍攝)



勞動工作時期
1991
年-鐵工廠工人。
1992
年-大樓清潔工、送報員。
1993

鐵路電桿絕緣體清潔工、漁貨包裝工。
佛像雕塑工人至1995年。
1994
年-木工。
1995
年-撿破爛。


繪畫創作時期
1991

赴印尼巴厘島觀摩表演與繪畫藝術。
介入繪畫創作領域,作品類型多樣,包括油畫、水彩、蠟筆、粉彩、水墨、拼貼、廢棄物裝置、立體創作、陶藝、玻璃、彩繪、磚畫等。
1993

應邀為『藝文工作室』繪製壁畫。
應邀為『園藝公司』繪製壁畫。
1994

受邀於國家劇院春季舞展《不孕年代》展出裝置藝術。
受邀關渡藝術節之劇展《不及格的活、九四與潤十一》展出裝置藝術《台灣,天堂遊記》。
1995

參與《百花齊放-大肚山藝術工作者作品群展》。
於晶華藝文館舉辦個展《荒原誌-阿才的磚構主義展》。
1997
年-參加台中臻品畫廊《發現新人》聯展。
1998

踏搖娘劇團演出「野人風景」之舞台設計。
台中縣政府帳篷藝術節參展。
1999

台中縣政府「政治美學」裝置藝術參展。
桃園大道藝術館駐館藝術家。
台中異工廠「跨世紀聯展」之策展人。
台中縣政府中秋節裝置藝術參展。
2000

台中縣災區松鶴部落之「泰雅步道街」之規劃設計。
2001

新竹市陽光國小藝術校門設計。
台北芝山文化工作室大樓門面設計。


阿才行事,時常出人意表,所以從他留下遺書迄今,仍有人相信他未死,而只是離開。這種例子在歷史上很多,多半發生在一些有魅力、有創意、瘋狂的、令人敬畏的、或處於亂世中的英雄,例如:闖王李自成、拿破崙、義賊廖添丁、希特勒、出函谷關的老子、或賽夏族的矮黑人


阿才的愛人也還不太相信阿才已死,我去台東看她,她問我:


「如果阿才忽然間回來了,你會怎麼做?」
 
「我會打死他!」我說。
 
愛人:「反正結果都是一樣,還是別回來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