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返家的車上,看到了這篇文章,


我想單身中年人須常常獨自面對內心,


所以我對這篇文章做了剪輯.也剖析了自己


 


PS.勵志的話我在台上說,在人前說,留給所謂的成功人士說


部落格的話,說給私下的自己與敢脫掉世俗衣服而光溜溜獨自面對鏡子的朋友


                               季經濃Jason Chinlong Lee.07/18/2007下大雨的颱風天


 




《浮士德》文學賞析–當肉欲與純真愛情都在體內  撰稿:陳韻琳


 




 

…..梅非斯特一直想把浮士德引向純肉欲感官的愛情,但浮士德被梅非斯特帶進馬格麗特閨房,感受到她的寧靜、整潔、滿足、貞潔的性格,他的愛情立刻昇華成對反璞歸真的嚮往了。浮士德跟馬格麗特犯罪前,曾到森林洞窟中,在大自然中倘佯,這其實也是企圖抗拒他渴望馬格利特的慾念。但浮士德終究是個歷練過人生的老手,又有了年輕的身體,他並無青少年的羞澀膽怯,卻有青年的性慾,因此,他和馬格麗特發生性關係在所難免。


 


浮士德引誘馬格麗特,兩人之間有了婚前性關係。這種對寧靜、整潔、滿足、貞潔的眷戀愛慕,轉移成肉體的侵佔,絕對是靈與肉的掙扎,也是心中黑暗與心中光明的交戰,這種掙扎交戰,對絕大部分男人來說,是太普遍的經驗了,即使沒有不軌行為,但在腦海盤旋心中交織的靈與肉、黑暗與光明,幾乎是男人這一生都在面對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把浮士德引誘馬格麗特的「浮士德第一部」,擴大成「浮士德靈魂」的全解,「浮士德靈魂」也就成為「男人的靈魂」。


 


馬格利特以一片對愛情忠貞、無怨無悔的心甘願受絞行,對死一無所懼,在死亡面前,馬格麗特執著於愛,勇於付死,梅菲斯特一點都沒有辦法影響她。


 


浮士德的精神心靈都沒有墮落沈淪成為只剩下感官的欲求,儘管他跟馬格利特發生了性關係,但他對馬格利特的愛情是徹底的反璞歸真、而非只有感官的,當他知道馬格利特下監,他竭力營救,因為他一點都不想拋棄馬格利特,讓她單獨面對刑責。是馬格利特為了自我罪譴,不肯接受營救。置身愛情、與結束愛情後,浮士德還是一直不停的追求真善美,這場愛情,使男女雙方的精神心靈都更加的被煉淨。梅非斯特完完全全遭逢到了「欲惡反成善」的結局。


 


但浮士德也因這場愛情承受莫大的打擊。他不可能停止馬格麗特因他而死的究責,他絕對有可能因這重擊再也無法恢復、無法去追求新事物,因此第二部一開始,我們會發現浮士德躲在大自然中,這是他痛不欲生時,唯一的療傷止痛之法;而他也不再像第一部一開始時那個研究過哲學、法學、醫學、神學的驕傲學者,竟想召喚上帝的使者精靈,要求祂們長久的顯現,好直接認識上帝。


 


他現在變得很謙遜,知道自己的極限。


 


 結果是善良的上帝使者、大地精靈主動出來尋他,因為祂們知道僅只靠大自然和浮士德自身,是不可能走出創痛的,祂們給他力量,好讓他開始他另一次的生命追尋之旅,當然,浮士德並沒有就此便遺忘過往、寬囿自己,但他是個充滿生命力的人,那種想要經歷、想要追尋、想要真真實實的生存的慾念……….


陳淑樺 生生世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