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元宵祭祖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徵家福。 元宵煮好後先敬祖先,然後闔團聚,吃元宵,以示團圓幸福。


2.迎花燈


元宵節又稱燈節,所以花燈是元宵節的中心活動。民間稱花燈為「鼓仔燈」,因為過去小朋友所提的燈形似鑼鼓。元宵花燈種類很多,


如寺廟的綵燈、店舖的走馬燈以及兒童的鼓仔燈等。式樣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是形象燈如關刀燈、兔燈、水果燈、虎燈、半燈等;另一是活動燈,是根據民間故事編製,現在多為電動花燈,如狀元遊街、八仙賀壽、桃園結義等表現忠教節義的民族道統。 台北市每年元宵節在各寺廟都舉辦花燈競賽,如龍山寺、祖師廟、青山宮、保安宮、關渡宮和松山慈佑宮等,展出各式各樣,多彩多姿的花燈。由於政府將元宵節訂為「觀光節」,在中正紀念堂四週展示各種大型花燈,頗具觀賞價值。


 3.舞龍舞獅和炸寒單








全國各地在元宵節都有龍燈,龍是一種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台灣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紗,作為龍形的燈龍,在龍頭和龍身裡面,點上幾十支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由十幾個人抬著走,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稱為「弄龍」。 十五夜各地的獅陣也一起出動,稱為「弄獅」,並表現功夫,其目的在驅邪祈安,並有賀年賀節的喜慶意義。 舞龍、舞獅時鑼鼓喧天,台東地區舉行炸寒單更是鞭炮聲不絕,更為元宵節帶來熱鬧的氣氛。


























▲爆竹炸寒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on Lee 的頭像
    Jason Lee

    單爸吉他朽木琵琶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