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什麼都不想寫.整理藏書碰到濟慈.


大我八歲的書.18歲時從舊書攤,帶我進入19世紀的英國浪漫主義.


往後幾年才慢慢結交拜倫,雪萊,威廉·華茲華斯.



我愛上了這首詩"我求你的仁慈"

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



A.     創作高峰


濟慈的首部詩集出現於1817年,由杭特為其出版,雖然杭特前前後後為濟慈出版、發表作品,針對他作品的評論總是渾沌不清的草草帶過。濟慈的〈隱地米恩〉(”Endymion”)一首受雪萊鼓勵並挑戰而創作的長詩受到注目。這首詩被當時大多數的詩評批評的體無完膚,但濟慈並不因此而感到挫折,相反的他更加積極寫作。他的作品在認識芬妮•布朗(Fanny Brawn)後而越見成熟。濟慈大量寫作頌歌抒發追求芬妮時的憂鬱、苦悶,因此他最為人知的作品,如〈聖愛格尼斯節前夕〉(”Eve of St. Agnes”)便因這段戀曲而生。


 


B.     短暫的光芒


也許是為了與芬妮結婚卻苦於經濟拮据,濟慈大量的創作,觸角延伸至劇本寫作。然而,於1818年送走因肺癆過世的小弟湯馬斯之後,他日漸衰弱的身軀讓他因孱弱不堪的病軀而確認了病因。直至1820年,孱弱不堪的病軀確認他的病因。1821年,濟慈向芬妮與故鄉的朋友告別,前往羅馬休息養病,四個多月過後濟慈病逝,享年短短二十五歲三個月零八天


濟慈最後的兩首傑作分別是〈秋頌〉與〈海披里恩的衰亡〉,在〈秋頌〉裡,濟慈將秋天給擬人化,詩裡呈現出一幅秋天萬物成熟飽滿的景致,這是濟慈運用自然意象最成功的一首詩。濟慈的詩作至此達到高峰,就像秋天的葡萄與蘋果一般甜美多汁,秋天之後,是冰冷的冬天,當春天來時萬物又將甦醒,但濟慈就像衰敗的海披里恩一樣,已等不到下一個春天了... ...


 秋頌
      1
  霧氣洋溢、果實圓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陽成為友伴;
  你們密謀用纍纍的珠球,
  綴滿茅屋簷下的葡萄籐蔓;
  使屋前的老樹背負著蘋果,
  讓熟味透進果實的心中,
  使葫蘆脹大,鼓起了榛子殼,
  好塞進甜核;又為了蜜蜂
  一次一次開放過遲的花朵,
  使它們以為日子將永遠暖和,
  因為夏季早填滿它們的粘巢。
      2
  誰不經常看見你伴著穀倉?
  在田野裡也可以把你找到,
  彌有時隨意坐在打麥場上,
  讓髮絲隨著簸谷的風輕飄;
  有時候,為罌粟花香所沉迷,
  你倒臥在收割一半的田壟,
  讓鐮刀歇在下一畦的花旁;
  或者.像拾穗人越過小溪,
  你昂首背著谷袋,投下倒影,
  或者就在搾果架下坐幾點鐘,
  你耐心地瞧著徐徐滴下的酒漿。
      3
  啊.春日的歌哪裡去了?但不要
  想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樂——
  當波狀的雲把將逝的一天映照,
  以胭紅抹上殘梗散碎的田野,
  這時啊,河柳下的一群小飛蟲
  就同奏哀音,它們忽而飛高,
  忽而下落,隨著微風的起滅;
  籬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園中
  紅胸的知更鳥就群起呼哨;
  而群羊在山圈裡高聲默默咩叫;
  叢飛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查良錚譯)
  

Sinead O'Connor - Sacrifice
 


想不出什麼曲子配著濟慈的詩.Sinead O'Connor的嗓音或許適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son Lee 的頭像
    Jason Lee

    單爸吉他朽木琵琶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