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家家飄著粽子的香氣我家亦然,只是從小家裡的粽子都是鄰居、舅媽、姨婆送的,我家姓李在端午不包粽子不拜粽子而拜〝鹼粿〞。


小時候問過老爸:「同學姓李的都包粽子,為什麼只有我們沒有。」爸爸回答:「以前我們的祖先有好幾個兄弟,其中之一在端午節蒸粽子時失火,自此以後我們這一房姓李的在端午節就不包粽子也不拜粽子了。」父親的答案顯然也來自他小時候他自己的父親,因為我們家冬至也不拜湯圓不搓湯圓,老爸的說法是,以前李家有幾個兄弟,我們祖先這房新嫁進門的媳婦在冬至煮湯圓時一時貪吃偷吃了一個剛煮好的湯圓,正巧此時婆婆來廚房,媳婦一時情急將湯圓嚥下,卻卡在喉嚨難以言語無法呼吸終至氣絕而亡。十八歲成年以後我開始懷疑這一代傳一代的口述家族史,心想哪有那麼倒楣的事全給我們這房祖先碰上了,這機率也太低了,我甚至懷疑我的祖先是胡人鮮卑族拓拔氏在唐朝為官皇上恩賜國姓而或著經商失敗跑路等不明的原因而不得不取個漢化的姓名所南遷的。因為長相的關係也曾想過會不會祖先根本是平埔族,但祖先牌位上寫著昭安,況且黃鹼粿是福建特有的小吃之一,純平埔族的可能不大。


雖然我不相信這口述家族史,但我卻愛極了這祖先做的明智決定,祖先只要做後代的我們在端午節不要包粽子,卻可以吃粽子。從小我就愛極了米糕粽子等糯米小吃,以前街坊鄰居互動關係緊密,媽媽娘家的親戚往來頻繁,端午節一到家裡總能吃到二三十家不同口味來自親友鄰居的粽子,年年如此後也養壞了我的口味,哪家粽子包紅豆不受歡迎,要媽媽推辭說家裡粽子已經太多意思意思拿兩個就好,哪家粽子包的五花肉魯的特別香就算正餐已經吃撐了也硬磕掉絕沒機會入冰箱。粽子入冰庫易保存,料理方便電鍋一蒸就原味重現,現在舅媽和鄰居依然在端午節送粽子,涵涵饅頭都不愛吃,端午以後冰庫裡的粽子我可以吃到中秋以後,填飽無數個因肚子餓而睡不著的夜晚。


端午我們家拜〝鹼粿〞,拜好後在冰箱放置冰涼沾黑糖膏吃,在零食短缺還沒有果凍的時代,這冰冰涼涼甜甜的鹼粿簡直是炎炎夏日裡的極品,直到現在,涵涵饅頭和我的姪兒們都愛極了這一年只能吃一次的滑Q傳統點心呢。




(鹼粿─照片來自宜蘭市中山路粿店)


端午如此,冬至可就慘了,家裡沒人愛吃湯圓,原本不拜湯圓不搓湯圓是好事,可是因為鄰居好友的熱情我們家的湯圓往往比別人家多很多,一熬再熬的結果,湯圓糊了湯也成了膏狀,而且在餿水回收的時代,這湯圓是大家的熱情美意,絕對不能倒掉,每年幾乎我們兄弟都為了誰少吃了湯圓而吵架。


家裡這兩項特殊習俗只在老一輩的口中知道有些姓李不包粽子不搓湯圓的事,卻沒人知道原因,跟我同姓的朋友很多,好像也沒聽過誰家在端午節不包粽子的,有趣的是在年輕時追女朋友我常開玩笑說:「將來跟我在一起很好,端午節不用包粽子,冬至不用搓湯圓,只管吃來自不同媽媽的好口味。」


除了習俗,端午的民間傳說白蛇傳從小就吸引著我,白蛇迷戀上許仙,許仙深愛白蛇這原本該是段佳話卻被多管了閒事的法海禪師用計騙了白蛇娘娘前來救夫搞了個水漫金山寺興風作浪,殃及無辜後只為了將白娘娘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下。而法海的下場為何呢?據杭州民間傳說,玉帝最終也怪罪法海老和尚,法海只得躲到蟹殼裡至今不敢出來,在秋天吃大閘蟹時掀開背殼,公的吃完黃膏,母的吃完紅子,會露出一個間錐形薄膜,據聞用小刀沿著錐底切下翻開使裡面向外,便現出一坐身羅漢,頭臉身子均分明可見,這我證實過確實如此。


Jason 音樂筆記


音樂:Paul Simon: Diamonds on the soles of her shoes / zimbabwe


為什麼選這首歌?只因端午節實在太熱,70年代Simon & Garfunkel 各自單飛之後我猜想Paul Simon在音樂上碰到了的瓶頸,於是Simon 決定深入非洲,著迷於非洲的鼓聲節奏與原始民謠多部合聲聲之中,1986年錄製了(Graceland)專輯,大量採用非洲音樂素材,奇妙的是這些音樂在炎夏聽卻有工作後大樹遮蔭休息的感覺,專輯裡慢節奏的哥在睡前聽來好像徐徐涼風自然飄送,舒服好眠。


(好著迷這非洲手鼓的節奏和聲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 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